→本加值服務依規約對本公司會員發送,若您不想再收到此訊息,請按下
取消訂閱 您認識幾家headhunter?專為中高階人才及獵才公司打造的獵才入口網站 - 經理人獵才網www.mgrjob.com終於登場了。有別於時下一般的人力銀行,經理人獵才網不只提供媒合服務,更提供一個匿名的聯絡平台,讓在職的中高階人才也可以安心的建立顧問人脈,以備不時之需。立即造訪 經理人獵才網 本電子報由 旺達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勞資報導電子報 第351期 (2008/11/12)
![]()
![]()

![]()


![]()
![]()
文/夏幼文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簽署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郵政及食品安全等四項協議。經過江陳會後,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已經進入「後兩岸時代」。
對於台灣上班族來說,到中國大陸上班,在交通時間成本縮短的情況下,將成為更便利、更有彈性的職場生涯規劃。這樣的變化,讓已擁有兩岸上班經驗或是證照的職場戰將,成為最搶手的當紅炸子雞。
二次「江陳會」簽署了開啟兩岸大三通的四項協議,未來兩岸間的商業活動空間將更為開闊,影響所及,往來兩岸的工作者,將更為頻繁。104人力銀行方光瑋經理認為,將來航運與銀行等許多產業,都會隨著兩岸越開放,不管是在台北或是在上海,都有更多工作機會。
專業經理人到陸銀「留學」
這幾年台灣不少的銀行中高階主管飄洋過海到大陸的銀行上班,在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都能見到台灣專業經理人在上班。萬泰銀行副總經理詹文虎在2006年到中國建設銀行報到,擔任信用卡中心市場總監(上海),詹文虎形容自己在中國建設銀行上班,每天都抱著到中國「留學」的心態,緊抓住每分每秒在吸收中國大陸的經驗。
詹文虎說,有一天一位年輕女性員工到他的辦公室,開門見山就說自己從英國拿到學位回到中國,父親透過關係讓她進入建設銀行,她現在想要做的就是能從銀行裏學到很多東西。中國大陸30歲一代毫不客氣地表明要爭取機會的強烈企圖心,讓詹文虎印象深刻。
中國大陸現在的銀行正積極想要借取全球經驗來發展各種業務,詹文虎說,中國大陸上班族擅於模仿,例如他們也會作刷卡8次送獎品等台灣的銀行會作的信用卡刷卡促銷活動,但是他們不懂的為何要8 次,只是看到台灣的銀行也這樣的作法就如法炮製。台灣的上班族在創意部分比起中國大陸的上班族仍有優勢,但是詹文虎說,雙方的距離已經很近了。
不過,當詹文虎開會時拿著過去在台灣的中國信託、富邦、匯豐銀行等經驗分享時,有時底下的主管會忍不住直言說,台灣的一個銀行分行大概只有幾十家,但中國建設銀行光是在深圳就有100多家,更何況遍佈在全國的各分行。台灣的經驗運用在大陸必須放大10甚至1 00倍來作相同的業務。這是在台灣金融業工作多年無法實際操作的經驗。
萬泰銀行總經理周榮生將詹文虎挖角回到台北工作,他的履歷表有在台灣與加拿大資歷以外,還多了在中國工作的經驗。類似詹文虎這樣的中高階主管,104人力銀行中國獵才總監黃至堯認為,這將會是未來兩岸中高階主管市場的主流趨勢人才。
黃至堯表示,現在很多來中國大陸求職的台灣上班族,不像過去只想去台資企業或是外資企業,反而大幅提高想到陸資企業上班的意願。來自台灣上班族在中國大陸的104人力銀行履歷表中,有三分之二表示願意到陸資企業工作。台灣人在陸資企業上班的人數已比5年前大幅增加,未來也將會有更多人願到陸資上班。
在兩岸經濟交流更放寬下,陸資企業也準備到台灣來開分公司,陸資銀行想來台灣開分行。黃至堯就指出,已經有不少的陸資科技公司想要到台灣設分公司,找在大陸公司上過班的台灣工程師,聘用他擔任大陸公司在台灣分公司的高階主管,作為和台灣科技公司做生意的窗口。陸資給這位高階主管是新台幣年薪300萬元。
同時擁有兩岸工作經驗很吃香
黃至堯認為,曾在陸資企業上班,懂得陸資企業文化,了解陸資老闆想什麼,過去在台灣又有豐富經驗的上班族,將會是兩岸職場最搶手的人才。過去歐美等外資登陸中國,愛找台灣人作為溝通的橋樑,但在未來將會改變為中國大陸的公司要前進台灣時,要找陸資的台灣幹部做為窗口。將來在中國大陸上班的台灣菁英回流到台灣的可能性大幅增高,他們薪水拿的是人民幣而非美金。
根據台灣104人力銀行的統計,去年11月份台灣35歲以上想要西進到中國大陸工作的求職人數為6970,今年11月份已經成長到8774人。
目前陸資企業工作機會3搶1
今年從3月份開始,前進中國上班的整體求職人數從原先平均1萬5 千人快速增加到2萬人。但是11月透過104人力銀行的中國工作機會從過去8000個職缺,降到7000個職缺。104獵才顧問中心副總經理晉麗明表示,現在到中國大陸的職缺的需求與供應3搶1。
晉麗明指出,現在台灣的中高階主管是供過於求,台灣的中高階主管到處寄履歷表,再加上台灣中壯年失業率不斷拉高,使得高階主管市場的工作競爭相當激烈。
他認為,陸資到台灣設立分公司會是未來不可擋的趨勢,有兩岸經驗的中高階主管未來的就業機會還是樂觀的,尤其是對台商與台幹來說更是好消息,只是短時間內還無法看到大量的陸資晉用台灣專業人才在台灣開疆闢土的需求。
全球經濟險峻,中國大陸成為全世界上班族寄望求取生路的市場,陸資企業老闆看準這點,在招募人才時台灣人已經不像過去擁有優勢。晉麗明強調,陸資企業不像過去只想移植台灣經驗,他們現在打電話到各個國家的人力銀行公司徵才,要用更多的全球經驗來發展公司。
過去在外商銀行工作的何歡,曾經自費飛到上海的銀行應徵,到了現場她才發現競爭者來自世界各國,英語好根本不算是優勢,是每位應徵者必備的條件。一起面試的新加坡人和香港人表現出來的強烈企圖心,都讓她感到有壓迫感。
想要到中國大陸工作的台灣上班族,除了要打敗來自各國的好手以外,還要能夠戰勝中國大陸的菁英。因為現在中國大陸年輕一批的留學生都陸續回到中國,所謂的「海歸派」,不論是四、五年級生或是六、七年級生,都回中國卡位。就連台灣留學生畢業後都直接將履歷表寄到中國,再考慮回到台灣就業。晉麗明認為,兩岸越開放,機會越多,但成功會留給有經驗與經得起挑戰的台灣上班族。【2008/11/10工商時報】
![]()
文/江慧真 為避免金融海嘯引爆失業潮,行政院祭出「救工作」雙方案!除上周通過「促進就業方案」,斥資兩百六十七億、創造四年廿萬個工作機會外,本周更將再加碼六千億元協助中大型企業融資;在「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效應下,協助企業貸款,不要因雨天收傘而走向裁員。
避免失業潮發生,行政院上周緊密開會研議,將從「創造就業」和「減緩失業」兩主軸執行,在減緩失業的部分,經建會原擬定的方案中,行政院將釋出三千億元中小企業貸款基金專案,用來協助中小企業取得企業融資,提高中小企業的信保成數。
雨天不收傘 融資中大型企業
至於中大型企業如何該穩住陣腳,行政院長劉兆玄上周四院會後也召集財政部、經濟部、央行、經建會等首長會商,從「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生態,拍板再丟出六千億專案。
政務委員朱雲鵬表示,政府擬協調國內七家公股行庫,以兩年為期,對非中小企業提者供新的專案貸款,總計約六千億元。預料這項措施將可嘉惠受全球經濟情勢不佳影響下的DRAM、面板產業,以及股價跌破淨值的高科技、傳統產業等。
財政部所研議的「金融機構辦理振興經濟非中小企業專案貸款及信用保證要點」草案,可望透過七家公股比重高的銀行,增加對非中小企業的放款,兩年內貸款總目標為六千億,讓銀行對非中小企業的放款能夠穩定成長。六千億元是總貸款額度目標,將包括新貸款和舊貸款展延,其中每年新貸款額度,以不低於一千億為原則,兩年新貸款額度至少可達兩千億元。
為期兩年 嘉惠記憶體面板產業
此外,國發基金也將提撥約百億元,作為提供非中小企業貸款的信保理賠基金,透過中小企業信保基金辦理對非中小企業貸款提供信保理賠。而對於透過取得融資撐下去的非中小企業,政府也將協調銀行公會,提供優惠利率,降低目前的貸款利率。
在創造就業部分,上周院會也決議,根據經建會規畫的「九八-一○一年促進就業方案」,平均每年需經費約六六.七億元,四年約二六七億元,由非營業基金、近貧方案節餘款或公務預算編列支應。【2008/11/09中國時報】
![]()
勞委會:勞保絕不會倒 擠兌潮已緩和,年底若仍再次爆發,將立即向台、土銀融資因應
國民年金在今年10月上路,部分符合勞保給付請領資格、又希望能先「入袋為安」的勞工,計畫先請領勞保老年給付,再參加國民年金,讓勞保基金在今年7、8、9月間爆發擠兌潮,3個月下來共有9萬7千多人請領,讓勞保基金被領走超過1003億。
再加上國際金融風暴造成股市下跌,到今年10月底,勞保基金規模大縮水,只剩2100億左右,與去年底比較,幾乎被蒸發掉二分之一,甚至一度還傳出勞保局現金「拉警報」之說。
勞保局則表示,經強力宣導勞保年金好處多多後,擠兌潮已趨緩,但勞保局仍不敢掉以輕心,擔心在勞保轉換國保的最後期限12月31日前,還會出現最後一波擠兌潮。
勞保局坦言,到今年10月底,勞保局銀行存款加上短期票券等「約當現金」總額大約是300億左右,如果11月、12月間請領老年給付的人數維持在今年7、8月水準,也就是每個月被領走454億,勞保基金就可能出現現金不足的問題。
為避免勞工誤解勞保財務出問題,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宣布,已與台灣銀行簽約提供融資,土地銀行亦正洽談中,如果勞保基金真的在年底出現現金流量不足,勞委會將向公營行庫借錢周轉,勞工不必擔心領不到錢。
勞保局總經理蔡吉安更信誓旦旦的保證,勞保絕對不會倒,政府也不會讓勞保倒,而且明年年金制上路後,勞保局現金流量支出將大幅降低,預估5到6年內,勞保財務吃緊狀況就會得到紓解,再加上股市反彈可期,勞保基金投資報酬渴望提高,勞工不必因為多慮,就選擇一次請領老年給付、而不參加年金,放棄更好的保障。【2008/11/07工商時報】
![]()
文/王信人 財政部昨天發布解釋令,個人出租建物有營業行為,從明年起要做營業登記,並課營業稅、營所稅。財政部自從公布個人從事賣屋很多,有營利行為,要課營業稅之後,接獲很多檢舉,有很多個人以自有建物或承租他人建物再出租,從事營利行為,也應該課營業稅。
財政部函詢各地區國稅局,經5區局回報研議後,昨天發布釋令,規定自98年1月1日起,個人出租建物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辦理營業登記,課徵營業稅,否則應依所得稅法第14條規定,按租賃所得課徵個人綜合所得稅:
一、設有固定營業場所(含設置有形之營業場所或設置網站)。
二、具備「營業牌號」(不論是否已依法辦理營業登記)。
三、僱用人員協助處理房屋出租事宜。
財政部表示,個人以自有少數空置房屋出租,收取租金收入,一般不會有設置店面、辦公處所或招牌等情形,也不會僱用員工來經營。換句話說,如果個人利用設置店面、辦公處所、招牌,或僱用人員來經營出租建物業務,與一般個人出租餘屋行為已有不同,實屬一種營利行為,應依法課徵營業稅。
不過考量部分經營出租建物之個人,原來就自行申報租賃所得,課徵個人綜合所得稅,因此,原來已經課徵綜合所得稅確定者,不會因為該項釋令發布而有所變動,相對而言,原來已經被課徵營業稅確定的,也不會有所更動,這是基於安定性的考慮。
如果符合上述3項客觀且明確的要件規定,應自行向國稅局辦理營業登記,例如,大學附近很多名為「學苑」的租屋,就是營業行為,應辦理營業登記,並自98年1月1日起申報繳納營業稅。【2008/11/06工商時報】
![]()
文/陳雪蓮 景氣進入寒冬,公司關廠、歇業頻傳,如果拿不到資遣費或退休金怎麼辦?勞委會表示,如果公司存在卻未給付勞工應得的權益,則屬非法解雇;如果公司倒閉,則是屬於債權關係,可循不同方式處理。
勞委會指出,如果企業被併購,員工權益一定可以獲得保障;但是如果公司存在,卻未依法給付資遣費和退休金,則可以向勞工主管單位投訴,尋求協助。但是如果是公司倒閉,則屬於債權債務關係。
在公司關廠、歇業時,最容易有紛爭的部分是退休金、資遣費和積欠工資。
勞委會表示,如果公司的退休金提撥不足,則全部符合退休條件的 勞工,則要依比例分配退休金。在積欠工資部分,當事業單位因歇業、清算或宣告破產有積欠勞工工資的事實,經勞工向雇主請求而仍不能獲得清償,則可向勞保局申請積欠工資墊償,最多可以墊償6個月。
而最沒有保障的部分則是資遣費的部分,因為這部分是屬於債權債務關係,如果公司不存在了,沒有求償對象了,權益也就無法獲得保障。【2008/11/06工商時報】
![]()
![]()
何瑞玲 大岡越土城店的員工佈告欄裡,貼著一根地上撿來的菸蒂,店長陳震寰說,那是他在後方防火巷撿到的,店裡規定員工禁菸,但沒有人承認偷抽菸,他考慮拿去驗DNA,查出是誰抽的,就扣薪5000元,再抽一次就開除。
台北縣勞工局主任秘書許秀能表示,依勞基法第26條規定,員工薪資不得依任何理由剋扣,若大岡越如此做,即違反勞基法。她說,遲到扣薪應該依薪資所得結構計算時薪後再依比例原則扣除遲到時間的薪水,不得以齊頭式算法扣薪,更不得以毀損物品、抽菸等理由剋扣員工薪資、或以此名義開除。員工若遭遇不合理對待,可以向勞工局專線(02)2965-3900投訴。
勞工局還說,職場上以不雅言詞辱罵員工,也會吃上妨害名譽官司,老闆或主管不可不慎。
陳震寰否認有違反勞基法及剋扣薪資,他說,火鍋店四方都是瓦斯管線,禁菸是基於安全,扣薪及開除等罰則要求都有訂在員工須知事項裡,並經員工簽名表示認可。
分紅再多 也不能抵加班費
他強調每天營業時間到12點,偶有延長到凌晨2點多,但並非常態,且年終都會提撥紅利依考評發獎金,獎金收入是加班費的數倍。他並舉去年12月的紅利分配表為證,強調去年營收40萬元,他撥一半給員工分紅,另一半採購年終尾牙獎品。
台北縣勞工局主任秘書許秀能表示,勞基法第29條有分紅規定,但不管怎麼給,就是不能當加班費,因為勞基法第24條規定,加班費是依時薪加成計算,大岡越作法恐涉及違反勞基法,將前往稽查了解。【2008/11/10自由時報電子報】
![]()
文/薛孟杰 立院衛環委員會初審就業保險法修正案,確立45歲以上中高齡失業者及身心障礙失業者,失業給付得延長到9個月。至於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部分,由於多位國親立委反對行政院版規劃、津貼由勞雇出錢的就保基金買單,主席裁示送朝野協商處理。
現行失業給付最長可領6個月,由於中高齡及身心障礙失業者,要再就業相對困難,再加上平均失業週期比其它失業族更長,衛環委員會通過修法,讓年滿45歲或領有社政主管機關核發的身心障礙證明失業者,給付領取時間可以從6個月延長到9個月。
過去由於就保基金必須支付失業給付,就業服務法規定,基金僅能放定存,遭立委質疑運用過於保守,面對失業率逐年攀升,立委原計畫修法放寬就保基金可投資股票等短中長期投資工具,但勞委會持保留意見,擔心投資股票短期變現不易,協商後,確定放寬就保基金投資範圍,但權益證券及衍生性金融商品仍禁止投資。【2008/11/07工商時報】
![]()
歇業關廠大增 勞工權益看清楚 若選擇勞退新制,退休金可帶著走,惟須年滿60歲時才可請領
受到國內外景氣不佳影響,今年9月份工廠歇業與公司解散、撤銷及廢止家數統計逾7千家,失業率升至4.27%,創下近3年單月最高,受失業波及的家庭人口升至96萬人,失業情勢極為嚴峻。
在面對非志願性離職時,除了有就業保險的失業補助可以領之外,也應顧好自己的退休金或資遣費。
勞委會表示,在工廠歇業與公司解散或併購時,勞工權益都應該依勞基法獲得保障,符合退休條件的可以依法領取退休金,其餘的則應依資遣條件處理。
由於有些勞工用勞退舊制,有些用新制,也有人兼有新舊制年資,因此許多人搞不清楚自己的退休金或資遣費該怎麼算。
勞委會指出,對符合退休條件的勞工,如果選用的是勞退舊制,依勞動基準法規定,年資計算以同一事業者為限,每滿1年2個基數,超過15年,每滿1年1個基數,最高45個基數,基數標準,是退休前6個月的平均工資。資遣則是每滿1年發給1個月平均工資;經計算之剩餘月數,或工作未滿1年者依比例計算。
至於選用勞退新制的,因雇主已按月提撥工資6%進員工帳戶當退休金,離職時可以帶著走,但必須年滿60歲時才可請領,年資滿15年得請領月退休金;但未滿15年者,則應請領一次退休金。而達退休條件的,則可以依年資每年領半個月資遣費,最多為6個月。
至於同時擁有舊制和新制年資者,無論是領退休金或資遣費都是採分段計算方式,也就是符合退休條件時,舊制年資按舊制計算,新制年資按新制計算。
例如一個有在同一家公司有13年年資的勞工,如其中有10年舊制年資、3年新制年資,則資遣費是前10年各一個月,新制3年每年半個月,總共可以領11.5個月。【2008/11/06工商時報】
![]()
![]()
推動eHRD 提升整體組織效能 德淵建立人才培育投資成功典範
該公司能夠獲頒「2008人力創新獎」,從如下事蹟可窺出端倪。
1.導入e-HRD作業系統、e-learning學習平台創新活動,海內外集團員工隨時隨地學習新產品知識與提 升管理職能。
2.知識管理中心(KM)的建置:結合訓練平台,建置全集團智慧傳承的知識管理中心。規劃各地業務將海 內外各地的成功案例,發表到平台「成功案例區」,並彙總各產業資訊,提供全集團業務單位,得以 交流資訊與交叉學習,快速取得市場資訊及應用於客戶服務。
3.依據各階層及職能別,結合「全民E勞網」及「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教材,善用政府資源,大量使用政 府及快速引進免費優質教材,提升員工管理能力及通識職能。導入產學合作,規劃致理技術學院專業 講師指導教學設計,並委由學院學生代為製作數位教材,快速建置及提高教材品質。
4.建立技術部門新進人員學程,將教材及培訓流程標準化,奠定以後由技術部門輪派到營業、製造、海 外各單位的體系。
5.導入職能管理才能評鑑系統:建構人才管理及發展體系,導入職能系統及聘請外部專家輔導。建構核 心、管理,及專業職能,引導員工提高服務品質及發展高績效的行為,提高公司整體績效。
誠如「2008人力創新獎」評審委員對德淵公司在人力創新方面的評價:該公司人力資源部結合公司策略地圖,擬訂人力資源發展策略,除了建置完備的人事制度,透過具競爭力的薪資福利、系統化的內部完整的培訓系統來強化組織的能力與能量,厚植實力,讓德淵成為中小企業的指標。
多年以來善用政府資源,導入人力資源發展e化,特別是數位學習的建置,可提供國內外員工同步成長,建立知識管理中心,透過知識分享,讓國內外員工可相互交流成長。在中小企業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也能從事高科技的人力資源發展工作。該公司更以企業公民自許,重視公司治理,並透過持續創新、開發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以及營造一個員工能充分發揮其潛能及成長的工作環境。
此外,透過「知識管理中心」的模組,該公司將研發及業務知識技術蒐及於共用平台上,讓全球各據點,可以快最新資訊得以共享各種資訊收集後,做為以後訓練檔案的來源,來傳承核心技術。鼓勵營業成功案例發表,分享給全集團營業人員,並做為日後訓練新人的數位教材來源。透過海內外業務蒐集市場各項應用,製作全方位產品數位課程,縮短新知識技術與技術整合的發展時間。對於技術部及化工PM室,上傳產品相關資訊,舉辦「上傳達人」活動,鼓勵上傳份數最多的人員。對閱讀或下載技術部MSDS、案例等相關資訊舉辦「下載達人」活動,推動公司知識運用。
該公司希望善盡企業公民,對社會產生如下回饋效益:
1.對中小企業:德淵是200人下的中小企業,投注人才的培育及投資,獲得企業永續經營的良好回饋, 建立成功的範例,鼓勵中小企業共同培育台灣人才而努力。
2.對傳統產業:德淵從事傳統接著劑產品的生產製造,導入全方位源發展的成功經驗,對傳統產業提供 良好的示範。
3.對人力資源界:德淵導入e-HRD的應用案例,在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會員辦理會員經驗分享,提供 更多人力資源從業人員,在企業推動人力資源管理的典範。【2008/11/09工商時報】
![]()
台北:台北市110信義區基隆路一段141號4樓之1
旺達顧問:http://www.wo.com.tw 企業若需人力派遣服務客服電話:(台北)02-25285050 E-mail給旺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