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加值服務依規約對本公司會員發送,若您不想再收到此訊息,請按下 取消訂閱
勞資報導電子報 第358期 (2008/12/31)

【最新報導】

1.健保局、國營事業 年終大縮水
2.證嚴:「清平致富」對抗不景氣
 3.英國商會:景氣太差 莫調高基本工資
4.貫徹勞動合同法 中國不手軟
 5.莫辜負職訓津貼
6.無薪假契約範本 兼職列選項

【法令焦點】

1.勞貸紓困 爭取降息一.九二%以下
2.賦改會敲定送政院 營所稅降五% 綜所稅部分降一%
 3.遭資遣孕婦領生育給付 勞委會支持修法

【HR充電站】

1.《東瀛視野》想創業?不一定要離職

您認識幾家headhunter?專為中高階人才及獵才公司打造的獵才入口網站 - 經理人獵才網www.mgrjob.com終於登場了。有別於時下一般的人力銀行,經理人獵才網不只提供媒合服務,更提供一個匿名的聯絡平台,讓在職的中高階人才也可以安心的建立顧問人脈,以備不時之需。立即造訪  經理人獵才網


健保局、國營事業 年終大縮水

文/梁鴻彬、許俊偉、王莫昀、張舒婷

  立法院昨天初審通過「中央健保局組織條例」修正草案,健保局組織改成行政機關後,引發爭議的四‧六個月年終獎金將取消,每年可減少一億元的行政經費支出。至於今年健保局原本預計發放三點八個月年終,日前遭衛生署退回後則仍尚未定案,全案可能還會拖下去。
  在景氣低迷、企業紛紛放無薪假之際,國營事業領取高額年終,導致社會觀感不佳。經濟部長尹啟銘昨鬆口表示,目前經濟部已找出新的公式,試算後明年國營事業員工的績效獎金將領不到一個月。

修法 健保局改制行政機關
  經濟部修改國營事業績效獎金發放辦法,新增經濟成長因素,台電、中油等國營事業過去動輒發放逾四個月的年終獎金,將不復見,初估明年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年獎,都將低於三個月。
  健保局年年虧損,不過局內員工取年年領取高額年終,屢屢引發社會議論。衛生署長葉金川昨表示,健保局改制成行政機關,就不會每年都有四‧六個月年終獎金的問題,葉金川也說,他不滿意健保局的醫療服務品質,先前退回健保局提出的三‧八個月年終獎金,健保局又提出象徵性減少的三‧七個月也被他退回,而最後的版本在三十一日前定案。

明年績效獎金 不到一個月
  經濟部新規定,已引起國營事業工會普遍反彈。包括台電、中油、台糖等國營事業揚言,如果政府不與國營事業勞工溝通,片面實施所謂的新制,將會串聯,發動大規模的「因應」措施。
  為了緩和緊繃氣氛,經濟部昨晚緊急邀請電力工會與石油工會幹部赴部裡溝通。

工會反彈 揚言串聯「因應」
  中油石化工會理事長莊爵安抨擊,政府美其名設立「新公式」,但是其實公式新增項目如經濟成長率未出現連續兩季負成長,或全年經濟成長率大於三%等,根本已經發生,經濟部所謂「公式說」,目的就是將縮減國營事業員工績效獎金的不合理作法合理化。
  台電電力工會理事長施朝賢則強調,公會不排斥修改績效獎金計算方式,惟新制必須與國營事業員工討論,不應由政府片面決定。

【2008/12/30中國時報】


證嚴:「清平致富」對抗不景氣

文/何榮幸、簡東源、高有智

  二○○八年即將在金融風暴席捲全球中落幕,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特別提出年終感言與建議。她呼籲台灣社會以「清平致富」精神對抗不景氣,在不景氣年代回歸平平淡淡、克勤克儉、少慾知足、務實顧本,生活自然變得富裕,台灣社會自然能夠度過難關。

若願勤儉 不會貧到哪裡去
  歲末年終,證嚴法師在慈濟精舍向來訪的本報記者表示,她在日前出版《清貧致福》一書後,台灣社會已更加面臨經濟不景氣挑戰,因此她進一步提出「清平致富」精神,希望以此改變人心。
  證嚴法師指出,社會出現不景氣,「其實都是喊的聲音比實際狀況大」,天下還有很多地方窮困,多少地方大雪紛飛,多少人必須挨餓受凍,台灣已經很有福了。「台灣日子已經夠好了,台灣人若願意勤儉,台灣也不會貧到哪裡去」。
  她認為,越是金融風暴、經濟隱憂的年代,越要學習腳踏實地,學習顧本,教育人人都回歸人本思想,回歸清淡人生,養成根本生活。「人生再享受也是那幾秒、那幾天而已,不要因此奢華,否則景氣一壞,人生希望就如同泡沬一樣虛華」。
  證嚴法師呼籲台灣社會,面對不景氣環境,需要學習知足,彼此祝福,「寧可貧,也不要有貪與亂」。

少慾知足 生活自然變富裕
  證嚴法師近日也向慈濟志工強調,在艱苦的時候,消費更要花在需要的地方,單是鼓勵消費,卻沒有導正消費的觀念還是不夠,必須克勤克儉才能清平致富,平平安安過日子、心中有愛就是福。「為了消費而消費,只會讓心靈越來越空虛,少慾知足,生活自然變得富裕,真正的幸福,就在人人彼此的感恩之中。」
  針對企業紛紛裁員、採取無薪假,造成勞工生計困難。證嚴法師認為,如果要企業不裁員確實也很難,過去工業膨脹太快,這是虛擬工業的假象,工業發達時,不斷往外擴張、擴廠,員工就需要很多,但現在景氣不好,企業自己確實也自身難保。

勞資雙方 須彼此心存感恩
  她強調,勞資雙方必須彼此感恩,才能共度難關。資方必須懂得照顧勞方,沒有勞工,資方就不可能有事業;勞方也要感恩資方,如果沒有資方的創業,勞工也無法生存,雙方都必須學習彼此感恩。
  不景氣造成各界善心捐款縮水,許多社福團體陷入困境。證嚴法師對此呼籲,台灣社會應該節儉一點,積沙成塔,滴水成河。她指出,當初慈濟志業也是從一天存五毛錢的「竹筒歲月」開創,雖然一無所有,但是克勤克儉,有朝一日還是有能力可以幫助別人,慈濟人口袋中的一毛錢,隨時都可以助人。

【2008/12/30中國時報】


英國商會:景氣太差 莫調高基本工資

文/蕭美惠

  英國商會周一呼籲,在眼前經濟衰退之下,明年不要調高英國最低基本工資。
  英國商會已致函英國低工資委員會(Low Pay Commission),表示應維持現行工資水準,直到經濟狀況明顯改善。該委員會主要提供英國政府工資相關建言。
  英國最低基本工資成人每小時5.73英鎊(8.42美元);18到21歲每小時工資4.77英鎊;16到17歲3.53英鎊。
  英國商會指出,2008年10月已經調高過一次基本工資,如果2009年又再比照當時的幅度調高,將使企業增加3億英鎊的成本。商會指出,英國正處於經濟衰退,許多財務壓力極大的企業可能無法再調高工資。
  商會總裁佛羅斯特(David Frost)指出:「我們並不反對調高最低工資,只是應該選在就業率高且經濟好的時候。」
  他說:「現在每天都有人失業,經濟衰退又方興未艾,實在沒有理由調漲基本工資。」
  他指出:「目前大多數企業都將求生存視為當務之急,提高基本工資並沒有辦法協助企業留住員工,反而會增加失業率。」
  英國11月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創下17年多以來的最大單月增幅,比10月爆增75,700人,達到總數107萬人,英國商會預估在2010年前將會有300萬人失業。

【2008/12/30工商時報】


貫徹勞動合同法 中國不手軟

文/楊泰興

  對大陸產業影響重大的「勞動合同法」實施即將屆滿一年,由於當前面臨經濟不景氣,產業界多寄望該法執行上從寬;對此,中國官方表態實施決心,並加大消毒力度。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表示,儘管局勢險峻,但是中國仍必須切實貫徹「勞動合同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新華社報導,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副委員長華建敏代表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做出報告,他強調:「經濟越困難,越要關注民生,越要結合當前的實際,把勞動合同法貫徹好,更加重視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勞動合同法」施行以來引爆不少爭議,許多被稱為「黑律師」的維權律師與勞方結合對抗企業主,讓資方疲於奔命。如今全球經濟下滑,不少中外資企業面臨艱難經營環境,多希望當局放寬施行標準。
  珠三角台商透露,當地政府為留住企業,近期在該法執法上確實有放寬態勢;此外,勞方面臨工廠倒閉與裁員的壓力,為保住飯碗,近期對資方興訟的案例顯著減少。
  但這些現象引發部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擔憂會影響「勞動合同法」的嚴格執行。
  經濟學家蔡昉在會上表示:「經濟波動周期是永遠都有的,如果說因為經濟周期波動就對一部法的執行力度有所差別,非常不嚴肅。」
  而經濟學家賀鏗也表示,在經濟下滑時,貫徹執行勞動合同法決心不能鬆,標準不能降。
  另外,中國勞動關係學會26日召開「規範用工與和諧發展--勞動合同法實施一周年學術研討會」,邀集全國總工會、北京市總工會、松下電器等單位及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人民大學、政法大學、北大等多間大學學者參加。

【2008/12/29工商時報】


莫辜負職訓津貼

文/時報

  在倉促的條件下,勞委會迅速推出勞工無薪休假的「充電加值計畫」,對無薪假勞工參訓每月給予最高一萬元補助,雖然其中尚有不少瑕疵,但與以往政府的一般政策比較,坦然言,確實具有不少創意,而且多少可以達到減輕企業負擔,紓緩惡性辭退勞工的目的,頗值得肯定。
  從政府預算的支出成本來看,如果增加一名勞工失業,政府或要承擔為期高達六個月失業救濟金給付的成本,或要補貼雇用此名失業勞工企業每月一萬元的薪資,橫豎都要為這名勞工承擔不少預算,不如花一萬元讓企業實施在職訓練,既可免除勞工的失業危機,也可間接提升產業競爭力。
  當然,勞委會顯然沒有足夠的人手去檢驗企業真的實施「有用的」在職訓練,也沒有機會查考企業會不會利用政府的補貼要求員工「加班」做事,乃至苛扣員工的一萬元補助。不過,在一片兵荒馬亂之中,勞委會能夠推出一個尚稱實用,可以資方、勞工、政府三贏的策略,其實是瑕不掩瑜。
  不管是從變相退稅,抑或政府「挖東牆補西牆」的角度來看待無薪假充電加值計畫,紓緩勞工失業潮的貢獻絕對存在。如果企業能及勞工能夠惜福,妥善利用此項計畫休養生息、強化戰力,對企業、勞工本身,乃至台灣經濟都是加分。

【2008/12/27工商時報】


無薪假契約範本 兼職列選項

缺乏配套、強制力 勞資都不看好

文/唐鎮宇

  無薪假風潮蔓延各產業,為確保無薪假勞工權益,勞委會公布「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協議書」範本,明訂勞資雙方在無薪假期間得主張的權利。協議書中有「能否兼職」選項,希望雇主能體貼勞工生活艱苦,讓勞工在無薪假期間兼職。
  受不景氣影響,勞委會統計勞資爭議案件至十月已高達一萬九千多件,打破去年全年件數,並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一九%,其中以「工資 爭議」最多。
  勞委會勞動條件處副處長陳慧玲表示,該範本詳列無薪假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包含實施無薪假的期間、資遣費、退休金等。兼職部分,契約提供「允許兼職」與「不得兼職」兩個選項供勞資雙方勾選。她解釋,一般正常的勞動契約多禁止勞工在外兼差,但這次不景氣「狀況特殊」,希望透過勞資協商讓勞工兼差維持生活。新制勞退金部分,契約也明訂雇主應按勞工原本薪資提撥,若於無薪假上班,必須經勞工同意並另付工資才可實施。契約可至勞委會網站http://www.cla.gov.tw/下載。
  勞團質疑應配合勞動檢查、無薪假通報制等配套,否則定型化契約恐淪為「空殼子」,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回應,受限於制度設計,目前勞動條件檢查的實權是落在各地勞政主管機關,中央的勞動檢查所主要是負責「安全衛生」部分。

缺乏配套、強制力 勞資都不看好
  勞委會訂出「無薪假定型化契約」範本,但勞資雙方都不看好。勞方認為應有通報、勞檢等機制再談定型化契約,只有契約無法強迫雇主簽署;資方則認為無薪假是「勞資雙方的共體時艱」,若簽約會綁手綁腳,雇主乾脆一次裁光,屆時恐會提早爆發更大的失業潮。
  全國自主勞工聯盟執行長朱維立認為,要解決無薪假問題,應先建立通報機制,並參考勞基法第十一條審查企業實施無薪假的資格,最後才是要求勞資雙方訂定「無薪假定型化契約」。
  但是勞委會現在的作法形同直接跳到第三步,在沒有配套、沒有強制力的情況下,會有多少雇主主動採用?
  桃園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毛振飛也有類似看法,認為定型化契約雖讓勞工可隨時要求資遣,但必須明訂「勞工是因經營狀況不佳而被迫離職」,非主動要求資遣,才能保障勞工請領失業給付的權利。
  但毛振飛也認為,無薪假定型化契約應是勞委會在勞團壓力下做出的「政策宣示」,應該不會有太多雇主願意採用。
  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林秉彬認為,照政府擬定定型化契約,雇主若簽了等於給自縛手腳,若雇主怕麻煩而乾脆裁員,到時就會提早爆發更大失業潮,勞工更淒慘。

【2008/12/26&2008/12/25中國時報】


勞貸紓困 爭取降息一.九二%以下

文/朱芳瑤

  為了讓勞工過好年,立法院環衛委員會昨日決議,勞工紓困貸款利率應比照公務員貸款利率,降至一‧九二%以下。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承諾向銀行爭取降息,最快一個月後公布。
  景氣低迷,勞工生活艱困,勞委會今年加碼勞工紓困貸款至二百億元,相關辦法十五日公布,頭二天就湧入超過三萬件申貸案,至上周五為止,申貸件數已達十一‧一萬件,勞工需求高,卻苦於利息過高。
  申貸勞工反應,勞工紓困貸款利率今年降至二‧九三五%,較以往優惠許多,但教育部的就學貸款案利率只二‧○五%,內政部的優惠房貸案利率也降至一‧七七五%,勞工紓困貸款利息明顯居高不下。
  王如玄昨日至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備詢,朝野立委質疑,政府為減輕公務員房貸壓力,推出「貼心相貸」方案,利率僅一‧九二%,而勞工紓困貸款利率高,對弱勢勞工是負擔。立委賴清德說,政府既要雪中送炭,利率自然愈低愈好。

【2008/12/30中國時報】


賦改會敲定送政院 營所稅降五% 綜所稅部分降一%

文/張舒婷

  昨日行政院召開第八次賦改會,確定將營所稅由二五%調降至二○%,並保留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的四項功能性獎勵,但個人綜所稅的部分,由於部分學者有歧見,目前只確定六%與十三%的稅率將各降一個百分點,二一%稅率是否調降,將以兩案並陳的方式送行政院決定。
  景氣疲弱不振,加上促產條例即將落日,為減輕民眾稅負,並達到稅收公平,廿九日賦改會研商後確定,促產條例部分落日後,營所稅稅率將由二五%降至二○%,並保留研發、人才培訓、營運總部及國際物流四項功能性獎勵,原本國庫一年將新增一千四百多億稅收,規模因此降到一千一百多億。
  至於個人綜所稅部分,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解釋,原本行政院希望二一%、十三%、六%等三個級距者各調降一個百分點,一年稅損約一百六十億,可望有三百八十萬戶納稅人受惠,預計民國九十九年實施,一百年報稅時適用。
  但由於部分學者強調,之前綜所稅四項扣除額調高後,已瓜分掉促產落日後增加的稅收,綜所稅已無調降空間,賦改會最後分別就現行版本「二一%、十三%、六%」及「十三%、六%兩個級距」調降一%兩案並陳至行政院參考。
  此外,是否取消未分配盈餘加徵一○%營所稅,將「完全取消」及「維持現行加徵規定」兩案併陳行政院參考;另有部分委員建議,僅上市櫃公司取消即可,亦列為補充意見。
  未分配盈餘加徵一○%的部分,一年稅收約三百億元,其中上市櫃公司占三分之一、未上市櫃公司三分之二,若能保留不廢除,財政部可以減少稅損一百億到三百億元左右。
  邱正雄也特別指出,促產條例落日後,將綜合檢討其他零星產業別的租稅優惠,且逐步收回;營所稅與綜所稅稅率的調整,以及相關法規的修訂,賦改會的結論預計在農曆年後出爐。

【2008/12/30中國時報】


遭資遣孕婦領生育給付 勞委會支持修法

文/薛孟杰

  不景氣,許多企業開始裁員,首先鎖定目標就是懷孕婦女。由於孕婦遭裁員後,沒有勞保就不能領生育給付,立委黃淑英因此提案,只要在勞保加保期間懷孕,即使遭資遣,不論分娩或早產,都可以領到生育給付,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亦表態支持該修法。
  黃淑英的提案為女性勞工在加保期間懷孕,若遭非自願離職退保,只要符合退保後280日內分娩,或退保後181日內早產,都可以領取勞保生育給付。
  目前勞保條例規定,女性勞工生產時,可以領取一個月生育給付,但規定必須符合婦女生產時仍在加保勞保。換言之,如果婦女在懷孕期間失業,就不能領到生育給付。
  王如玄原本表示,勞委會已經針對這些情況研究中,王如玄則要求 勞委會別再研究,只要回答是否支持修法,王如玄最後點頭同意表示支持修法。

【2008/12/30工商時報】


《東瀛視野》想創業?不一定要離職

文/楊珮玲

日本達以安資產管理公司(DIAM Co., Ltd.)國際行銷部資深經理

  社內創業對企業來說,能活用經營資源創造新機會,對員工則是能在重視企業品牌力的時代,在既有企業品牌力上快速取得顧客的注意和信賴。
  每年到了年底或新年度的開始,總有不少人想換換跑道或者試著脫離薪水族的日子自行創業。但全球金融危機未解,經濟普遍不景氣,能保住現有的工作就已經夠不容易,許多人雖有雄心壯志也有好點子想展翅獨飛,但看看環境,常也喪失了在這時候創業的勇氣。
  同時,許多公司由於主要產品需求量驟減,不得不採取暫時停產或要求員工休假等措施,造成許多優秀人力的閒置。在公司面臨原本主要事業成長瓶頸之時,如何能對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重分配或者努力創造新的事業收入來源,成為許多企業在經濟低潮期的頭號課題之一。
  事實上有好點子想創業不一定必須要離開現在的公司;公司如有閒置但優秀人才也不應放置不理或只知一味採取裁員措施。「公司內創業/社內創業」(Intra-Venture Business or Intrapreneur)可以是另一個選擇。
  近年來有許多日本大企業紛紛設立相關社內創業制度,成為一股新的趨勢。Panasonic、富士通、NTT、豐田汽車等都是著名創立相關制度的公司。
  為何要設立社內創業制度?許多企業的出發點在於希望能夠靈活運用公司既存的人力、設備、資金、銷售通路等資源,加強本業以外擴展新事業領域的可能性,培育有創意和具挑戰心的人才,如果人力有閒置時也能有效活用人才創造新事業機會。
  社內創業可以有不同的模式。有些企業透過在既存企業內部新設推動創業部門,有些企業將創新事業部門獨立出來,也有些企業採取設立新的子公司來創造新事業等。實際上要採取何種形式,則視創設目的、法律和會計等相關規定來決定。
  一般認為,社內創業對推動的企業本身來說除了能夠達到活用現有經營資源創造新機會的好處,對想創業的員工本身來說,在重視企業品牌力的時代,與其從零開始創立一個新事業,不如活用「社內創業」制度,在既有企業的品牌力上取得顧客的注意力和信賴感。
  日本著名的連鎖便利商店「Lawson」社長新浪剛史就是一個成功的社內創業例子。他當初大學畢業後進入三菱商事,之後到美國哈佛大學留學,回國後回到三菱商事被分配外食部門,當時很想辭職創造自己新的事業。但因想辭職一事去請教別的部門同樣有留學經驗的前輩時,受到其一陣斥責。前輩對他說,「如果你在三菱商事這兒做不到的事,你就算出去也做不成。」
  之後他冷靜思考,如果公司能夠提供他相關機會的話,在公司內確實也能創出新事業。他在2002年接下Lawson(三菱商事為最大股東)社長一職,帶領公司屢創佳績,在大環境不理想時仍能隨時求新求變,為企業尋找新的活路和策略。
  不過社內創業也有不少課題需解決。例如一般的新創企業通常組織規模小,溝通和決策過程也較容易和明快,但社內創業之時通常在草創前要經過社內層層關卡的同意,需要耗費許多時間。同時在找尋新事業方向時,也一定會受到不能與原本母公司業務有衝突之處,在發展的方向也受到一定限制。
  社內創業要能成功,有許多因素需考慮。例如如何創造具吸引力的事業成功誘因(例如以股票選擇權方式等創造成功誘因)、新事業與本業間的相輔相成(synergy)效果明確與否、創設前要好好思考與母公司/贊助企業間維持何種關係、原本企業的贊助和支持到什麼程度(設備、法務和財務等各方面)、未來成功後要不要spin off等。
  如果你是一個有夢並想踏實築夢者,別被景氣不佳的大環境限制住了。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靈活應變方式。雖然社內創業有許多正反面意見,也有成功與失敗的兩極例子,但在某種層面上,它提供了企業和員工雙方一個新的築夢路徑,又未嘗不是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

【2008/12/30工商時報】

本電子報由  旺達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台北:台北市110信義區基隆路一段141號4樓之1
旺達顧問:http://www.wo.com.tw  企業若需人力派遣服務客服電話:(台北)02-25285050 E-mail給旺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