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加值服務依規約對本公司會員發送,若您不想再收到此訊息,請按下
取消訂閱 您認識幾家headhunter?專為中高階人才及獵才公司打造的獵才入口網站 - 經理人獵才網www.mgrjob.com終於登場了。有別於時下一般的人力銀行,經理人獵才網不只提供媒合服務,更提供一個匿名的聯絡平台,讓在職的中高階人才也可以安心的建立顧問人脈,以備不時之需。立即造訪 經理人獵才網 本電子報由 旺達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勞資報導電子報 第418期 (2010/3/3)
![]()
![]()

![]()


![]()
![]()
文/楊久瑩 每年超過二十萬人參與的高普考及地方特考即將合併舉行,考選部長楊朝祥昨透露,正研議把地方特考與高普考合併,一年舉辦兩次,特別的是,現行地方特考共有八個分發區,未來不再分區,將先考試、再跨縣市選填志願,並依成績統一分發。
不再分區 考試後跨縣市填志願
考試院昨舉辦新春記者會,楊朝祥表示,地方特考分發區因為部分偏遠縣市「等嘸人」,人事行政局參考地方縣市的建議,行文考選部,評估將目前地方特考的八個分發區,改為二十五縣市,一個縣市一個分發區,以縮小應考人跨區選填的機會;不過,考選部認為此提案,無法有效改善地方特考部分縣市沒人想去的情況,正研擬整體方案中。
目前地方特考薪水約兩萬八千元起跳、普考約三萬五千元、高考則是四萬四千元起跳,因為起薪比目前私人企業高,報考率屢創新高。
楊朝祥表示,一縣市一分發區也許對用人機關招考較有利,但考選部傾向打破分發區的概念,讓應考人採取類似過去大學聯考的方式,不分區報考,而是考完後再選填志願,依據成績先後分發。
防止高分落榜或高分低取
楊朝祥分析,現行地方特考分區報考,部分應考人會同時報名好幾區,等需用名額公布後,再選擇錄取率較高的分發區應考;如果結合高普考合併舉行,不僅可以增加錄取名額,採行集體考試、跨區選填志願,再依成績分發,應考人可以選擇真正有興趣的單位,不會出現高分落榜或高分低取情形,整體來說對考生是利多。【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3/3】
![]()
文/〔中央社〕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統計處今天公布「99年第1次人力需求調查」,受調查產業有26.24%願增僱人員,將減少僱用的僅5.04%,預估4月底人力需求較1月底增加約5萬8300人。
勞委會統計處於1月11日到27日對員工規模達30人以上事業單位,利用分層隨機取樣電話訪問調查方式,成功取得3020家產業有效人力需求調查樣本。
勞委會統計長鄭文淵表示,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勞動市場人力需求隨著景氣回溫,漸有擴大需求趨勢。
調查發現,26.24%受調查企業表示今年4月底將增加人力僱用、62.91%需求不變、5.04%將減少僱用、5.81%無法預估。以人數推算,估算可能增加6萬9400個、減少1萬1100個工作機會,淨增加約5萬8300個工作機會。
分析發現,有人力需求的產業前3名為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及支援服務業,製造業將增加3萬2900個工作機會最多。
以職業別區分,人力需求增加最多的是非技術工及體力工增加1萬8500個工作機會最多,但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專業人員增加人力需求也都超過1萬人。
鄭文淵表示,去年3月勞動人力需求觸底時,預估人力需求總數為102萬2000人;之後逐漸回溫,且每季人力需求都是淨增加,顯示產業看好中長期景氣,已開始逐漸釋出工作機會。【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3/3】
![]()
文/陳曉宜 中華經濟研究院評估,兩岸簽署ECFA,石化、紡織、塑膠等泛石化產業可增加四千多億產值,增加就業人口二十多萬。依此,這些企業勞工也應該舉雙手贊成才是。
其實不然,南亞塑膠台染產業工會常務理事賴正平即表示,石化被列為ECFA早收清單,勞工反而受害,因為這幾年台塑已將化纖、染整等傳產部門移往中國,所屬的紡織廠也跟著西移,所以即便在大企業,勞工還是面臨失業危機,台染二廠早就停擺,未來南亞傳產部門要再資遣一千多人,「根本就是老闆賺錢、基層勞工受害!」而這些部門多為中高齡勞工,轉行困難,「政治人物都是騙子,沒有人真正關心基層勞工」。
根據寢具、織襪、製鞋、內衣、毛巾等石化相關傳產業者初估,ECFA開放石化、紡織等上、中游原料進入中國後,反將造成中、下游產業鏈至少約三十萬人失業。
從中興紡織出身創業的成衣業者、帝軒公司總經理鐘文城表示,台灣雖然品質好,但成本高,現在像有價格競爭的牛仔褲,幾乎都拿到中國做,「我自己就每個月去大陸,牛仔褲的訂單全與大陸代工廠合作,做好再運回台灣賣,不然很難在市場上競爭。」
鐘文城無奈地說,現在很多知名台灣品牌的服飾代工,也都轉到中國去做,如過去某知名品牌一季可接到三萬件訂單,現在不到二萬件,其他訂單都到中國去了,「台灣勞工已經快沒衣服做了」。
老闆去中國? 老員工聞風喪膽
勞工出身的鐘文城特別能感受勞工的心慌,「這些員工跟了我十幾年,年紀都四、五十歲了,根本無法轉業,每次我去大陸他們都很緊張,怕沒衣服可做」。
五十歲的林貴美踩著縫紉機應和著說,「我們真的非常擔心,每天從上午六點半做到晚上九點,按件計酬、一個月也才賺二萬多元,以後恐怕連二萬多都賺不到了」。
許蘋馨做成衣二十五年,十五、六歲投入至今,她說,「我真的不知道要轉行做什麼,我們真的很怕簽ECFA」。
鐘文城強調,反對簽ECFA,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這些基層勞工,「對我們來說,把訂單拿去大陸做就好,但這些人會沒飯吃啊!」
成衣、織布業者國鐿貿易總經理洪國凱也說,台灣接單工廠多已到中國找代工廠,ECFA一簽,石化產業鏈的相關代工廠會一一倒閉。他指出,「我大可和老婆背著包包到大陸設個公司接單,甚至在台灣接都可以,反正原料、紗、布、染、勞力都在中國,到那成本省很多,但我反對ECFA,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創業十幾年來,下游合作製衣加工的阿姨、叔叔們,他們都已中高齡,難道要他們從此失業嗎?」【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3/1】
![]()
文/于國欽 受僱員工報酬,一般人的理解就是每月領取的薪水,但這樣的領會不夠準確,精確的說,當一個人被企業僱用後,所獲得的報酬應可區分為3大類。
第1類就是按月領取的薪資或津貼,稱為「經常性薪資」,第2類是非按月發放的報酬,如年終獎金、紅利、績效獎金等,稱為「非經常性薪資」,第3類是僱主幫員工提撥上繳給政府的勞退、勞保、健保費用,由於這筆錢並沒有直接發給員工,因此稱為「非薪資報酬」。
非薪資報酬除了可於工商普查裡尋獲外,行政院主計處每年的受僱員工動向調查裡也有類似的統計,兩份統計資料略有出入,但趨勢是一致的。以97年的受僱員工動向調查結果顯示,平均每位員工全年總報酬61.5萬元中有71%是經常性薪資、15.6%是非經常性薪資、13.4%是非薪資報酬。【工商時報2010/02/28】
![]()
3年5萬補助勞工進修方案文/洪素卿 在職勞工想進修語文或電腦等熱門課程,不一定要花大錢。職訓局昨日核定通過「產業人才投資方案」最新補助課程,包括英日文、電腦,甚至EMBA學分班等一千四百多項課程可供選擇,一般參訓勞工結業後,可獲政府補助八成學費,平均每小時課程只要自行負擔十二元到一百一十元。
職訓局預計今年將投入五億兩千萬用於這項補助,目前上半年核定通過的課程,可供逾四萬三千人次進修。
職訓局表示,合於補助資格的農勞保在保勞工,每人三年可有五萬元的職訓補助額度,並可選擇多項課程,只要缺課比率不超過三分之一,並且順利結業,一般人可獲補助學費的八成,弱勢者全額補助。
上班族黃小姐表示,考慮選修英文課程,但怕工作太忙、缺課太多,拿不到補助;將報名資訊課程的李先生則說,要自己先墊學費,仍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應降低墊付學費的比例。
yes123求職網經理洪雪珍則建議,有意進修者可以選擇語言課程,電腦課程也是不錯選擇。此外,很多人一窩蜂跟著學習時下流行的新技能,洪雪珍提醒,連政府都開課了,產業可能已經進入「紅海」,要多觀察、別貿然投入。【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2/26】
![]()
![]()
勞委會:基本工資絕不分區及對象 急開記者會澄清,並改口表示,將不會退出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
立委補選週末登場,選情緊繃,但勞委會卻傳出將大幅更動傳統基本工資標準,不同種類、不同地區的勞工將有不同基本工資,也就是勞團一向反對的「差別待遇」,消息一出,勞團抗議,藍軍立委更痛批勞委會「扯後腿」。
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則緊急召開記者會澄清,所謂基本工資分區、分對象方案,僅是學者研究案,勞委會絕對不會採納,基本工資還是維持全國一致標準。
潘世偉解釋,台灣面積不大,勞工流動性又高,分區訂定不同基本工資,沒太大意義,只徒然增加紛擾。此外,基本工資已經與其他勞健保等機制掛勾,改變「牽一法動全局」,結果會非常複雜。他強調,今年基本工資審議機制調整,只會改變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組成結構,不會涉及基本工資計算標準。
至於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先前曾宣布,從今年起,公部門將全部退出基本工資審議機制,由勞資代表對談決定的規劃,潘世偉亦改口否認官方全面退出之說,並強調「至少勞委會代表不會退出」,他說,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組成會在5月定案,預計6月完成新任委員聘任,7 月召開今年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
只是,勞委會稍後又發佈新聞稿指出,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未來將朝調高勞資代表比例方向規劃,但政府仍是主要成員之一,政府成員比例究竟是高是低?前後說法明顯矛盾,讓外界看得一頭霧水。
外傳由於年底5都選舉將登場,導致勞委會政策前後擺盪,在選舉壓力下,今年基本工資甚至還可能朝著調高的方向規劃,對這些說法,勞委會都予以否認,並表示,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目前未組成,勞資未正式對談,目前外傳說法都屬於臆測,非事實,亦再次凸顯基本工資議題的敏感性。【工商時報2010/02/26】
![]()
文/王昶閔 行政院院會昨通過醫療法第四條等修正草案,讓設立於指定國際醫療專區內的私立醫療機構得以公司化,可發行股票,但不得加入健保,僅可對國內、國外病患提供自費醫療服務;民間團體擔心,醫院公司化恐使醫療商品化與階級化的現象,更雪上加霜。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表示,立法院審議完成修法後,將可開放外資投資以公司設立的專辦國際醫療機構,可吸引更多外國病人、提升國內醫療水準、引進高成本的新醫療科技,至於外資是否包含中資?則「還要再研究」。
石崇良表示,此次修法也將授權衛生署指定國際醫療專區,第一個指定專區內的國際醫療醫院,將是新竹生醫園區,佔地七.八五公頃,規模至少兩百床,採BOT(興建、營運、轉移)形式招標,將提供租稅減免優惠,若立法過程順利,將在六月完成規劃案。
目前已有部分財團法人醫院、跨國商業醫療保險公司有意爭取設立專辦國際醫療醫院,可能地點在南部地區、桃園航空城等,衛生署將採專案審核。
督保盟批醫療商品化
不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這等於政府透過立法宣示醫院可走向營利化,嚴重扭曲醫療事業的基本價值,使醫療商品化與階級化進一步加劇,就連美國這樣高度資本主義化的國家,也沒有開放醫院成立公司,政府的心態實在可議。
石崇良表示,這次修法是著眼於提升醫療品質,台灣醫療已被健保框住,很多醫院不願引進新醫療科技。此外,很多台商跑去中國蓋醫院,修法可鼓勵他們將資金留在台灣。
石崇良指出,醫院營利不能說是罪惡,現在國內就有自費市場,為了防範醫療過度商品化,政府有專案審查制度配套,也有醫療法規可管理。
至於有人擔心此舉有如醫療租界,導致醫療富人化,石崇良表示,富人其實照繳健保費,使用自費醫療,等於把健保資源留給一般民眾。【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2/26】
![]()
公務員才休得到文/洪素卿、曾韋禎 內政部研擬明年起兒童節恢復放假,不少人奔相走告、以為明年起鐵定多一天休假日!但事實上,目前勞基法施行細則早已明定民族掃墓節前一天休假一日,企業多數將其挪移週休二日計算,也因此,內政部修法後,非公務員的勞工們,未必能多休一天。
依我國現行勞基法以及施行細則規定,適用勞基法的勞工其國定假日共有十九日,其中包括婦女節以及兒童節合併假日,日期明訂為清明節前一日,通常是四月四日。至於公務員依據公務人員週休二日實施辦法,婦幼節並未休假。
也因此,內政部研擬「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將四月四日兒童節訂為國定假日,除非勞委會另外修正勞基法施行細則,否則恐怕勞工並無法多放一天假。
勞團呼籲,公務員與勞工一國兩制,將加重勞工的被剝奪感,有鑒於台灣勞工在國際間仍屬高工時族群,政府應該重新審視全面週休二日的可行性。
勞委會勞動條件處處長孫碧霞則指出,會密切注意內政部法案進度與方向,再決定是否在名稱,或是日期方面,進行調整。
婦女節放假 內政部將討論
此外,內政部原已規劃兒童節自明年起恢復放假,但尚未完成立法程序,行政院長吳敦義前天又突然加碼,認為婦女節也應恢復放假。內政部長江宜樺昨指出,原本婦女節未規劃放假,既然吳揆做此裁示,將召集跨部會會議討論此事。
江宜樺指出,西方各國每年放假日平均為一百一十四天至一百一十六天,東亞的日、韓、香港則為九十幾天。當初台灣實施週休二日時,就規劃全年的放假日應以一百一十五、六天為上限,目前扣除週六、日後,還有十到十二天的國定假日空間,現已有十天,若再加上兒童節就是十一天。
江宜樺表示,為避免總放假日數超越其他國家,內政部不會明訂國定假日若遇週末須再補假,盼在總放假日不變的情況下,請人事行政局研議。【自由時報電子報2010/2/25】
![]()
![]()
文/方德琳 俊憲是財經雜誌社行銷副理,每月薪水約42000元。耳濡目染下,俊憲對投資理財並不陌生,手邊只要有錢就會看當時市場狀況選股投資。不過,俊憲沒有躲過2008年金融海嘯,最壞的時候,總資產將近跌了4成,最近才剛剛回到正報酬率。
景氣回春 年終獎金有譜
原本以為2009年經濟不景氣,公司年終獎金沒甚麼好期待,沒想到上半年雖然市場狀況不佳,但下半年公司的廣告收入漸有起色,1年下來,居然超過公司原本預期。前不久,主管已經在內部會議宣布,今年年終獎金至少1.5個月,績效優等的人則有3個月。
2009年初,由於公司預期景氣蕭條,極力執行成本控制動作。遇到同事離職也遇缺不補,因此俊憲在去年工作量不斷增加,加班情況比以前嚴重。加上自己資產縮水的情況下,一整年也沒安排出國旅遊計畫。
現在,俊憲覺得自己的辛苦終於有了回報。當他一聽有年終獎金時,心中就開始浮現好多計畫想法。例如:想換支iPhone手機、或者去買一台50萬~60萬元的小車,不足的金額辦車貸,要不然出國玩一趟也可以,讓悶一整年的心情解放一下。
不過,他的同事告訴他,今年上半年台股會有很好的表現,年終獎金拿到之後應該趕快去投資台股,等到下半年市場回檔時再出脫。到時候累積更多資金,可以玩得更盡興,或者買更好的車子。
俊憲覺得每個想法都很好,實在拿不定主意。究竟該怎麼計畫才可以將年終獎金發揮最好的功能?以下是理財專家屈立愷給予的建議。
年終獎金 勿入心理帳戶
Q1:拿到年終獎金後,應該多少存起來,而多少比例可以拿去消費犒賞自己呢?
年終獎金到底該提撥多少比例來犒賞自己?因每個人的收入或理財條件不同,無法給一個具體數字,但我們卻可以掌握規畫的精神跟方法,得出適合自己的結論。
不過,討論規畫步驟前,先提醒大家年終獎金很容易落入「心理帳戶」的消費陷阱。所謂「心理帳戶」是心理學家觀察人們的消費行為而來,他們發現,一般人容易因錢的來源而給予不同的用錢評價,而消費行為就有所不同。
譬如:出門要去聽一場門票3000元的音樂會,結果在抵達會場前發現票不見了,這時你會重新買一張票嗎?但若情況改成是你沒有事先買3000元的票,而是打算直接到現場買,結果在路上發生交通違規事情,而被罰了3000元,這時你還會買票進場去聽音樂嗎?
研究結果發現,多數人在前者情況不會再買一張票,但在後者的情況多數人還是會買票進場聽音樂。同樣都是損失3000元的情況,為何消費的決定會有所不同?這就是所謂心理帳戶的消費陷阱。
人們容易在心中開立不同的心理帳戶,這種情況到處可見。例如:努力工作賺來的月薪與投資股票賺來的錢,一般人會認為薪水賺得好辛苦,所以花薪水錢比較謹慎,投資股票錢非靠勞力賺來,比較容易拿去消費。同樣的,年終獎金很容易讓大家認為是意外之財,心中自然把它跟薪水做一個區分,於是就心生犒賞自己的念頭。
以俊憲的情況來說,其實他的整體資產才剛剛從金融風暴中恢復到原來水準,顯然過去一年辛苦工作,並沒有讓他整體資產增加。如果他手上有理財目標需達成,現在極有可能沒有達到他設定目標,年終獎金應該存下來拉近他跟理財目標的差距。但因為是年終獎金,他心中已經把這筆錢貼上「意外之財」的標籤,因此全部花光光也無所謂。
所以,年終獎金要如何規畫?首先就要先打破心理帳戶的消費陷阱,把年終獎金放在自己整體的理財規劃架構來看,才知道自己可以拿出多少比例來消費犒賞自己。如果,俊憲年度的財務目標已達成,那麼撥出部分金額來犒賞自己不僅可增加生活樂趣,也能增加未來工作存錢的動力;但如果目標未達成,俊憲就要多加斟酌思考。
設定目標 落實收支管理
Q2:年終獎金要如何去做理財規畫呢?
理財規畫的精神是根據個人的狀況來評估:1.知道自己有哪些理財目標,各自需要多少錢?例如,5年後買屋,頭期款300萬元、20年後小孩出國留學,需要高等教育基金400萬元等。2.一旦有目標,就可以回推每年應該要存多少錢來投資。
投資的錢從哪裡來?就是從每個月或每年的收支管理 (參見表1)而來,存的錢愈多,投資的錢就愈多。所以在理財規畫上,第一步要清楚知道自己的理財目標後,第二步就是收支管理。最後就依據合理的投資報酬率來規畫資產組合。從圖1來看,年終獎金可以在年度財務目標未達成預期時,拿來做彌補的調度。像每個月該存2萬元,每年要存24萬元,萬一存不到24萬時,年終獎金就拿來補足缺口。
但要特別提醒,我們通常用「月」做收支管理時,就很常忽略有些支出只有「年」才會發生。譬如:每年5月要繳的所得稅、每年該繳的保險費,或者每年農曆年該給父母的紅包錢等,這些年支出的額外消費必須事先存下來。
如果忘記這筆年開銷時,也要記得先從年終獎金扣除下來,其他才是可以運用的金錢。
投資理財 應有長期打算
Q3:俊憲該先出國旅遊?還是買手機?或是去買車呢?
如果檢視整個理財計畫後,發現年終獎金確實可以拿來犒賞自己,那麼俊憲應該先買什麼其實只有他自己知道。哪樣東西帶給他的快樂最多,最有效用,最能滿足他就是他該選擇的項目。
但是有一個選項要特別注意,那就是買車。一旦決定買車之後,這筆年終獎金不僅花光,每月還會多增加一筆車貸的固定支出,車子相關的稅務,甚至三不五時還要車子保養,這些伴隨而來的開銷,俊憲要事先預備。
俊憲必須先衡量,每個月多了車貸後,他是否還能按照計畫月存2萬元,如果不行,買車就不應該列入考量。
Q4:俊憲是否應該先去投資台股,等下半年股市回檔時獲利了結,再拿去消費?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 .清崎曾經用一個圖示來說明有錢人跟窮人之間現金流流向的差異。簡單說,有錢人會把錢放在可以生錢的資產上,讓每月收入除了工作收入之外,還有其他的理財性收入,等理財性收入大於工作收入時,就進入財富自由的地步。
而窮人把錢拿去消費,尤其是類似車子這種會隨之而來再增加支出的消費,然後必須更努力工作增加工作收入來支付一堆帳單。
當然,如果俊憲把錢拿去投資,他做的是清崎所說的有錢人的作法,如果他去買車那就是窮人的作法。但是需特別提醒的是,俊憲投資的心態。
正確的投資不應該太過自信,認為自己絕對可以掌握市場波段。俊憲把錢拿去投資固然很好,但是不應該預期下半年資金就一定增加。萬一市場走向不如預期,到時他是不是更懊悔,「早知就把錢拿去出國玩就好」,投資反而讓他更不快樂。
我認為俊憲最好的方式,還是先審視自己的收支管理跟投資目標,如果達到預期,拿去買手機或出國玩犒賞自己是應該的,如果他想撥錢投資,那就要有長期投資的準備。【30雜誌2010/2/25】
![]()
台北:台北市110信義區基隆路一段141號4樓之1
旺達顧問:http://www.wo.com.tw 企業若需人力派遣服務客服電話:(台北)02-25285050 E-mail給旺達
![]()